新加坡联合早报中文网即时报道亚洲和国际的评论、商业、体育、生活、科技与多媒体新闻,从世界各个维度报道世界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突发新闻等。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以爱为炬,解码生命:李伟波基因治疗慈善事业的温暖实践

以爱为炬,解码生命:李伟波基因治疗慈善事业的温暖实践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5-11-04 17:29:16阅读:

本篇文章1539字,读完约4分钟

在基因科技与慈善公益的交叉领域,李伟波以坚定的信念和务实的行动,搭建起连接前沿医疗与困境患者的桥梁,通过一系列精准高效的基因治疗慈善活动,为无数被罕见病、疑难肿瘤困扰的家庭点亮希望之光,更推动了中国乃至全球基因治疗领域的科研转化与公益普及。

李伟波主席与美国前国务卿克里先生一起为华云基因生命科学体验馆开业仪式剪彩


李伟波主导的慈善事业,以“精准资助、科研赋能、全民科普”为三大核心,形成了覆盖患者救治、科研支持、行业推动的完整公益生态。

在患者直接资助方面,其创立的李伟波慈善基金会聚焦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领域的疑难病例,累计投入巨额资金帮助患者获得一线生机。针对肿瘤治疗,基金会为鼻咽癌患者叶先生资助60万元治疗费用,助其实现7年长期生存;为乳腺癌患者梁女士资助30万元,支撑其4年康复历程;即便面对脑胶质瘤、胰腺癌等难治性肿瘤,也为许妈妈等患者提供30万元资助,尽力减轻家庭负担。


在罕见病基因治疗领域,更是投入近千万元资助香港大学连祺周教授团队,对来自台湾、荷兰、江西三位患有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的儿童患者进行治疗,为这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患者打开了基因治疗的大门。

李伟波主席向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捐款1000余万美元,设立“李伟波罕见病研究中心”


2019年,在与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联合举办的慈善晚宴上,李伟波进一步宣布扩大资助规模,为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病、脑卒中后遗症四类疾病的80名患者全额资助细胞治疗费用,让更多疑难病患者有机会接触到前沿医疗技术。


科研创新是基因治疗公益事业的核心支撑,李伟波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通过慈善捐赠与资源整合,为基因治疗科研突破注入强劲动力。其主导的中国基因集团与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等全球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捐赠成立红瑞基因治疗中心、李伟波罕见病研究中心,设立翁志萍讲座教授席位及华人研究生奖学金,持续资助美国康奈尔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法国脑和脊髓病研究所(ICM)等机构的前沿研究。

李伟波主席向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捐款5000万人民币,设立“红瑞基因治疗中心”


这些捐赠不仅助力卡纳万病、囊性纤维化、亨廷顿舞蹈症等罕见病的治疗方案研发,更推动基因治疗技术向青光眼、冠状动脉疾病等常见疾病延伸。其中,基金会捐赠的GM1/GM2相关研发成果,已帮助全球50,000例病患实现治愈康复,成为慈善与科研结合的典范。同时,通过与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美国麻省纪念医院等临床机构合作成立中国基因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搭建起“科研-临床-转化”的闭环平台,加速了基因治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患者的进程。


为让基因治疗技术惠及更多人,李伟波还着力推动公益科普与行业交流。2018年,耗资3000多万元、历时9个多月打造的华云基因生命科学体验馆在深圳开馆,成为面向中小学生及普通民众的生命科学普及基地,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公众了解基因科技的奥秘。同期举办的生命健康科学会议、罕见病基因细胞治疗国际会议、创新性肿瘤治疗策略国际会议等,汇聚全球权威专家,既解读了基因治疗的技术前沿与发展趋势,也探讨了产业政策与审批方向,为行业发展凝聚共识,更让公众对细胞治疗、基因疗法建立起科学认知,消除认知壁垒。


从单个患者的精准救助,到科研领域的长期赋能,再到行业生态的全面推动,李伟波的基因治疗慈善活动,不仅是“授人以鱼”的紧急援助,更是“授人以渔”的长远布局。

李伟波主席与连祺周教授考察香港大学再生医学实验室


他以慈善为纽带,将商业力量、科研资源与患者需求紧密结合,既为困境家庭带去实实在在的希望,也为中国基因治疗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公益基础,诠释了“让生活更精彩,点亮生命奇迹”的公益愿景,更为全球基因科技慈善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亦舟)


标题:以爱为炬,解码生命:李伟波基因治疗慈善事业的温暖实践

地址:http://www.hippoandcrate.com.cn/zbcj/54530.html

免责声明:联合早报中文网从世界各个维度报道世界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突发新闻等,本篇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18@163.com,联合早报中文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